春夏之交,也是风疹最活跃的季节,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最容易被风疹病毒感染,患上风疹,感染源一般都是患有风疹的风疹患者,如果发现孩子患有风疹就应该立即隔离,以免传染给别人。有些风疹患者久久不能治愈,风疹一直复发,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时他们就应该尝试一些偏方的治疗,那么治疗风疹都有哪些偏方呢?
治疗风疹偏方
1、浮萍紫草合剂
组成:浮萍,紫草适量。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功效:气血两清,祛风止痒。
适应症:风疹邪郁肺卫。
2、风疹方
组成:金银花15克,玄参15克,蝉蜕6克,薄荷6克,紫草9克,生石膏3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功效:疏风清热。
适应症:风疹风热型。
3、疏表散
组成:淡豆豉25克,山川柳9克,荆芥穗9克,山栀皮9克,大青叶9克,板蓝根18.8克,粉葛根9克,金银花18.8克,青连翘18.8克,象贝母18.8克,白茅根18.8克,天花粉18.8克,润元参18.8克,广陈皮18.8克,条黄芩18.8克,冬桑叶12.5克,净蝉衣12.5克,赤芍18.8克,羚羊角粉1.6克。颗粒散剂,每包1.8克。一日总量:一岁一包,3岁两包,6岁4包,分2~4次服。
功效:散风清热。
适应症:风疹邪郁肺卫。
风疹治疗偏方组合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
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中医治疗风疹
1、中医疗法:
治疗本病时,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欲服汤药可分两型辨证治疗。邪袭肺卫型临床最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恶风、流涕伴有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及四肢,分布均匀不密集、细小2~3天消退,有搔痒感。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薄白。
2、中医偏方:
(1)金银花10g连 翘15g竹 叶6g 牛蒡子6g
桔 梗6g 甘 草3g 荆 芥5g 薄 荷5g
豆 豉6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00ml。
有少数患者为邪毒炽盛型,主要症状为:高热、口渴、心烦、疹点密集、疹色鲜红或暗紫,皮肤搔痒较甚,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可选用经验方:
(2)连翘15g 黄连3g 地 丁l0g 桑叶l0g
菊花l0g 薄荷6g 牛蒡子6g 蝉 衣3g
赤芍6g 红花3g 芦 根l0g 瓜蒌仁10g
水煎服,每日2次, 每次100ml。
(3)较轻的风疹,可以用银花l0g,板蓝根15g,甘草3g,煎汤代茶饮。或用芦根30g,竹叶15g,煎水代茶饮。如果搔痒症状明显的可用板蓝根15g,蝉衣6g,甘草3g,煎水代茶饮。
(4)浮萍、地肤子、荆芥穗各30g,将诸药用纱布袋装好,加水煎煮,取药液倒入盆内,用毛巾蘸药水温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痊愈为止。用于风痧出疹皮肤瘙痒者。
(5)地肤子、蚕沙、花椒叶、藿香叶各50g,将上药加水煎煮,去渣取药液,用毛巾蘸取药液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2~3日。用于疹出皮肤瘙痒者。
(6)花生油50g,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30g,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瘙痒处,有止痒作用。
有些人可能对偏方存有偏见,感觉偏方就是偏方,是不可能治好病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万物都是想对的,不同的疾病就应该由不同的方法去治愈。有事偏方能治愈一些高水平医学治不了的疾病,这就很能说明问题。所以,当风疹患者久久不能治愈风疹的时候,不妨采用这些偏方试一试,有利无害。祝各位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