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疱性脓疱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0-01 16:19:54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如果孩子患了病家长一定非常害怕。大疱性脓疱病是种常发于儿童的皮肤疾病,多见于孩子的脸部、躯干及四肢等,其表现为患处有1到10毫米不等的大疱,有的坑内会更大些。所以如果孩子患上了大疱性脓疱病,是对孩子及其家长都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各位家长有必要了解大疱性脓疱病是什么,要怎么治疗。

  大疱性脓疱病症状

  大疱性脓疱疮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其损害主要位于颜面、躯干及四肢等处,也可发生于掌跖部位。其皮损为散在性的大疱,直径1-10mm,甚至会更大,大疱的壁薄,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可出现大片的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容易剥去。部分大疱的中央可自愈,边缘则向四周扩展呈环状,或多个相互连成回状。本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在新生儿中流行。由于脓胞进展迅速,可很快累及全身,患儿常伴有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全身不良反应。如不及时救治,还容易引起败血症或毒血症,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

  本症的病原菌与其它年龄组的脓疱疮患者相同,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因而形成本症特有的临床表现。再者,因新生儿初次接触细菌,故对细菌特别敏感,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此外,营养不良,气候湿热,用塑料布包裹以及其它促使皮肤易发生浸渍等因素,对造成本症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传染源主要来自医护人员或母亲。在本症流行时,不仅在医护人员身上可分离出葡萄球菌,而且在衣、被、空气及尘埃中亦可培养到此种细菌。由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接触传染所致。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及免疫功能不健全,故对细菌特别敏感特别是营养不良气候湿热、过度保暖、皮肤多汗浸渍等因素可诱发本病多由带菌医护人员或患儿母亲所传染。

  看了以上介绍相信家长朋友已经对该病有所了解,知道了大疱性脓疱病的严重性,所以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以下为各位家长介绍下治疗大疱性脓疱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大疱性脓疱病方法

  多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祛湿解表的药物。如地肤子、白鲜皮、防风、银花、连翘、蒲公英、紫地丁、黄柏、黄芩、栀子、丹皮、当归、生地、赤芍、甘草等煎汤口服。对正气不足与津液消耗等,可以用补气、养血、滋阴等药物。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清脾除湿饮。

  (一)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起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增多,糜烂面鲜红,身热口渴,便于溲赤,舌质红绛,苔少或黄,脉弦滑或数。清热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2.心脾积热证:燎浆水疱,反复新起,疮壁松弛,流汁较多,甚则口糜舌烂。兼见心烦不眠,胃纳呆滞,腹胀便溏,甚则恶心呕吐,舌尖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心泻脾。清脾除湿饮加减。

  3.气阴两亏证:病程日久,已无水疱出现,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苔少或苔剥,脉沉细。益气养阴、清解余毒。参芪知母汤加减。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银花、地榆、野菊花、秦艽,煎水外洗,或三黄洗剂,外搽。

  2.酌情选用清凉膏(石灰、麻油)、石珍散(煅石膏、真轻粉、青黛、黄柏)、青黛散,麻油调搽。

  3.粘膜损害,以青吹口散、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外吹或外涂。

  西医治疗大疱性脓疱病方法

  1.皮质类固醇激素是首选治疗。一般为泼尼松40~80mg/d或等量的其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甲泼尼龙等,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2.免疫抑制剂可用硫唑嘌呤100~150mg/d或甲氨蝶呤25~50mg静脉每周1次,可与皮质激素联合或单独使用。

  3.磺胺吡啶3.0~6.0g/d,氨苯砜50~150mg/d,亦有一定疗效。极少数病例用四环素500mg 3次/d,联合尼克胺500mg 3次/d。亦有一定疗效。

  4.对于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起患者免疫抑制导致的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应保持高度警惕。

  5.局部治疗与天疱疮基本相同。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孩子患了大疱性脓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日常要做好护理措施,并抓紧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从而减少疾病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