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饮食“调整”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0-24 09:56:34 来源:互联网 阅读: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误区,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以为糖尿病就是吃糖多而引起的糖尿病,最终一个含糖的食品都不吃了,还有在血糖这一方面糖尿病的患者都避免了一些,很多人认为从饮食入手控制糖分摄入量最有效。而中医认为,传统疗法中对饮食的控制不但不利于病情缓解,反而给病患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这样的克制不但不会是糖尿病治疗的好,而且还会出现了一些反面的作用。

   糖尿病的饮食“调整”

  1、饮食要“调整”而不是“限制”对于糖尿病患者,传统疗法都会建议“严格限食”——主食每天限量,肉类禁食,蔬菜多吃,水果禁食。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其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

  2、此时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甚至过度饮食,就会出现血糖过高。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受到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调整。但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是降糖药,用药来降低血糖指数,就会造成机体缺糖。体内储存的肝糖原、肌糖原、脂肪、蛋白质都会转化成血糖应急供应,体内储存的能量倾囊而出转化为血糖,人就处于虚空状态。人体储存的能量消耗后人就会需要营养补给,这就是糖尿病人常常感到饿而多食的原因。

  3、此时不适当地限制进食量和营养摄入品类,就无法保证足够的血糖供应。人体就没有生存运转的能量,机体会与降糖药对抗,人体会启动更强大的制造血糖机制、损伤本就受损的内脏器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而不是要控制进食量。

  4、多食“五谷类”,果蔬勿过量,食补调养是健康养生和配合治疗的最好方法,所以首先还是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传统疗法都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其实不然。“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黏黄米)和菽(豆类),都是“种子”。种子都有生发之力,人吃后用以滋养人的生命力。中医认为,人食五谷而化精、气,多吃粮食五谷,人才有足够的精气神。没有五谷的供养,人的精气神都会随之减淡。

  5、因此,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以五谷类为主食,大米、小麦、大豆、玉米、小米和豆类等。而且主食不必过于精细,粗加工的五谷类更有益身体,五谷类的食物很多营养都在外皮上。还可以从豆类中获取类似种子外皮的营养,可以将黑豆、黄豆、绿豆、红小豆和花生、黑芝麻浸泡后一起打成浆,连豆渣吃下。

  6、人体缺少血糖时,任何摄入食物和人体储存的能量都会转化为血糖用以应急。蔬菜水果方面的进食,只需注意多吃当地、当季的蔬菜水果,避免反季节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益的蔬菜有:茄子、西红柿、山药、黄豆、黑木耳、芹菜、洋葱、豆苗、蘑菇、空心菜、黄瓜、荠菜、莲藕、胡萝卜、白萝卜、丝瓜、马齿苋;水果有:柚子、核桃、山楂、猕猴桃、苹果、香蕉等。这些瓜果蔬菜都是有益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的,可以食用,但都不可过量进食。

  7、中医治疗重调理而不单纯用药,不同于单纯用药降低血糖指数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糖尿病会从血糖升高的原因入手,治疗同时注意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这个病名是根据病人消瘦、口渴的典型症状而命名的。中医认为,消渴症是各种原因导致人体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淤血内留而出现症状。从中医理论解释,消渴症(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过食“膏粱厚味”,生活饮食较安逸的人更容易患病,也就是说长期营养过剩、缺乏运动。

  以上就是糖尿病饮食的调整,对于治疗糖尿病虽然不能说特别管用,还是起一点作用的,这样是我们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能控制的方法了,由于现在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还是比较少和不是特别准确的。只有一种就是护理控制糖尿病的病情,慢慢的开始治疗的方法了,还有一点就是需要糖尿病患者的坚持了,这样才能彻底治疗糖尿病的。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