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血管瘤临床上有哪些类型?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1-07 16:15:22 来源:互联网 阅读:

  血管瘤高发于婴幼儿,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面对着这样或是那样的疾病对孩子的侵犯,很多的家长都会束手无策,这样也大大的加重疾病对孩子的威胁。临床表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血管瘤增大,一般血管瘤增长速度比患儿生长发育迅速。关于血管瘤的分类很多,面部血管瘤是其中的一种。

  1. 毛细血管瘤大多数出生时就有,病变位于皮肤真皮层,由血管内 皮细胞增生而形成密集细小的毛细血管所组成。开始以血管痣形状出现,也有开始呈片状,以后随婴儿增长而增大,可发生在面部任何部位,有时范围广泛者可占半侧面部,呈红色或紫红色或暗红色,扁平或稍突出皮肤,触之柔软、压之退色。患儿1 岁左右血管瘤增长速度较快。

  2. 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在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由很多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血窦和腔隙血管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血窦内充满血液,有时窦内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经钙盐沉积形成静脉结石。开始呈结节状高 出皮肤,多数单发,也有多发或互相融合。可发生于面部任何部位, 以颊部、颌部、颞部多见,血管瘤增大后可侵犯颌骨,造成面部畸形。血管瘤形状不规则,周围界限不清,多数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病变位置深浅不一 ,部位浅者皮肤呈蓝色或紫蓝色。部位深者皮肤颜色正常。扪及柔软肿块,有压缩感 ,压迫肿块时可明显缩小,当压力解除后又迅速恢复原状,体位试验阳性。在颊部的海绵状血管瘤有时可扩展很大形成巨颊症,使面部造成严重畸形,向颊部粘膜下扩张,引起口腔内肿块 ,影响进食咀嚼,并可挤压颌骨、颞骨和其他组织,造成颌骨发育畸形,肌肉萎缩。

  3. 混合型血管瘤具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病理组织特性和临床特征。开始为红色斑块逐渐增大,并不断向深层组织侵犯形成小丘状或结节状隆起肿块,质柔软,边界不清、压之缩小。患儿1岁以下时增长速度较快,1岁以上增长速度放缓,有时血管瘤增大引起面部畸形。

  4. 蔓状血管瘤是由扩张的动静脉吻合 迂曲盘绕而形成具有搏动性的血管瘤。好发于面部、四肢、颈部及头皮的皮下组织中,也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下组织内,病变处隆起,血管扩张增生,血管迂曲呈蚯蚓弯曲状或呈蜘蛛网样放射状扩张外观,高出皮肤呈半圆状隆起,皮肤往往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局部温度增高,触有搏动感,压之肿块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扪之有震颤感,肿块柔软界限不清,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有时可伴有疼痛,因皮肤下神经末梢可与血管瘤缠绕,血管瘤有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疼痛,少数血管瘤表面皮肤溃破,并发出血,溃疡长久不愈合,洗脸时经常出血不止。婴儿头皮下蔓状血管瘤往往扩张迅速,使颅骨外板受到侵犯,这种血管瘤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并向邻近组织扩展.

  5. 对于面部血管瘤的治疗,应持积极和慎重态度, 由于面部血管瘤影响美观,治疗时病人要求条件都很高,要求不仅能彻底治愈血管瘤疾病,而且使面部的畸形能够恢复,最好是不留疤痕。因此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不仅是单纯治疗血管肿瘤问题 ,还要考虑到美容和整形方面情况。当然病人或患儿家长的要求有时虽然很难达到,但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需考虑病人的要求,如无法满足病人要求时,必须向病人或家长解释清楚,争取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血管瘤也让更多家长朋友们的重视,孩子的健康有可能就掌握在每一位家长们的手里,由于家长对血管瘤的高度重视,导致很多父母们也吃不消了。但同时付出一分辛苦就会有一分收获,健康而又美好的童年属于每一个孩子的。


标签:

相关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