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型银屑病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块,硬币至手掌大小,数目不定,或相互融合,有轻度浸润,色淡红或紫褐,上面覆盖有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等处,头部、面部、手足部位偶可受累,不侵犯粘膜,可无或仅有轻度瘙痒。常冬季加重,夏季好转。病程缓慢,一般不会自行消退。病久后出现苔癣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的外观。好发于中年,斑块型银屑病皮损有的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斑块型银屑病的病因机制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历代医家多从血热、血虚论治。近年来随着活血化瘀理论的日臻完善,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热是银屑病的根本病机,而血瘀是斑块状银屑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其发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外感内伤等多种因素使气机雍滞,气为血帅,气滞则血行受阻,形成气滞血瘀;其二是病程较久,血热久留,血行不畅,热结血瘀。斑块状银屑病大多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久,气血运行失畅,以致经脉阻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导致皮肤浸润肥厚,色紫暗或黯红,舌质暗紫有瘀斑,脉涩或细缓,治宜凉血活血,解毒搜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康文娣
  斑块状银屑病在皮肤科被认为是难治的皮肤病。当归解毒汤是大量的临床病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制定的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经验方,由丹参、乌蛇、土茯苓、草河车、白花舌蛇草等药组成。认为,斑块状银屑病的基本病机是血瘀风燥,治宜凉血活血,解毒搜风。该方以丹参和乌蛇为主药,《本草》谓:“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外之利关节而通。”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开宝本草》:“乌蛇主诸痒疹,皮肤不仁,顽痹诸风,凡蛇类药性皆走窜,有祛风通络之功,病久邪深者宣之”。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和乌蛇都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土茯苓、草河车、白花蛇舌草、赤芍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臣药;白芍、石斛养血敛阴,郁金活血行气以助主药活血解毒搜风之功为佐药;茯苓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两药顾护胃气,以防止上药久服伤胃,为该方的使药。总之,当归解毒汤立方有据,配伍合理,疗效确切。
  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自拟的“当归解毒汤”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毒副作用低,不易复发的特点,在众多患者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当归解毒汤主要由当归、丹参 、乌蛇、赤白芍、土茯苓、草河车、郁金、石斛、白花蛇舌草、苍术、茯苓、甘草组成。在此方的基础上还可随证加减,长久不退可加三棱、莪术;鳞屑较厚者加当归、鸡血藤;皮损干燥阴伤甚者加玉竹、北沙参。该方的主要适应证是银屑病患者斑块状损害;皮损暗红有中等量鳞屑;痒或者不痒;舌质多暗红,脉涩或细缓。
  斑块型银屑病症状
  斑块状银屑病皮损面积较大,呈圆形或扁平斑块状,似钱币大小或更大,也可多个相邻皮损相互融合成大片不规则的地图状,是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皮损的主要形状,尤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在慢性病程中的皮损,故也称之为慢性斑块状银屑病。
  斑块状银屑病其主要特征是皮损境界清晰,周围无炎症性红晕,表面有较厚的鳞屑,不易剥脱,基底炎症不明显,也无明显的点状出血现象,部分损害表面可有皲裂和出血。但也有少数寻常型银屑病新发的皮损表现为斑块状。若继发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病势可加重或出现点滴状银屑病皮疹,此时系统应用抗生素则有利于控制银屑病病情和使部分皮损消退。
  斑块型银屑病诊断
  斑块型银屑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中年。
  皮疹常对称分布于乳房、臀部等皱襞处,特别是腋窝。
  皮疹除上述特征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萎缩,可呈网状分布,可伴瘙痒。
  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部分病例可转变成蕈样肉芽肿或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真皮上部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约半数病例确诊或拟诊为蕈样肉芽肿。

最新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