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足菌肿

  由真菌或放线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足部。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甚至骨骼。形成许多窦道及瘘管,从瘘管排出脓液,脓液中有病原体集结形成的带有各种色素的颗粒。久治不愈,迁延多年,往往要截肢,也可侵犯手、膝和阴囊等处。1942年英国军医在印度马杜拉地区发现赤足行走者的足部患有此病,称为马杜拉足,后称马杜拉真菌病。本病系植物体上或土壤中的病原体侵入足部伤口引起的感染,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治疗

  真菌性足菌肿应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而放线菌性足菌肿则用抗细菌药后者疗效好预后佳而前者则否除药物外手术切除X线照射可作为辅助治疗防止皮肤外伤避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保证治愈的重要措施。

  1.全身治疗

  根据致病菌种分别选择不同药物。

  1) 抗真菌药物:首选两性霉

  素B,剂量0.1~1mg/(kg.d),初用小剂量,而后逐渐增量,疗程6~12周。亦可用伊曲康唑100~200mg/d口服,连用三个月;或用5-氟胞嘧啶与酮康唑联合应用亦有效。

  2)如为放线菌或诺卡氏菌则选用抗生素,常用复方新诺明0.5~1.0g/次,每日二次口服。还可用氨苯砜50~100mg/d,但应与链霉素或四环素合用。

  2.早期的原发皮损可考虑外科手术后植皮。

  症状

  足菌肿多见于中年人,男多于女,其损害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尤其是手足部,它的病程缓慢,患者常有外伤史。足菌肿的主要表现是开始为暗红色丘疹、结节脓疱,逐渐融合成肿块和多发性脓肿,并且与皮肤粘连,表面呈暗红色。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瘘管引流液呈脓性及血性,皮下组织破坏时则会流出脂状液。引流物中混有颗粒,而且颗粒根据病原菌不同,可呈黄白、黑等不同颜色,大小约0.3~4μm直径不等。久病者,部分老皮损瘢痕形成,新结节又会不断出现,可使结节、肿块、瘘管及瘢痕同时布满受累肢体。脓肿侵及邻近结构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坏死,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畸形和残疾。

  足菌肿是皮肤受到某种损伤后,自然界中的真菌或放线菌侵入受伤部位的深层或皮下组织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足菌肿的皮损开始为暗红色丘疹、结节、脓疱,慢慢会融合成肿块和多发性脓肿,与皮肤粘连,表面呈暗红色。

  病因

  主要病原菌为奴卡菌和足菌肿马杜拉菌,根据病原菌不同,足菌肿分为两类:

  真菌性足菌肿(eumycetic mycetoma):病原菌包括形成白色颗粒的镰状霉,雷氏枝孢霉,吉林支孢霉,构巢曲霉,黄曲霉,茄病镰孢,罗萨梯新龟甲形菌,假性阿利什霉(异名尖端赛多孢),和形成黑色颗粒的新月弯孢,膝曲弯孢,甄氏外瓶霉,塞内加尔小球腔菌,汤普金斯小球腔菌,足菌肿马杜拉菌,灰马杜拉菌,罗麦卢棘壳孢和麦金诺棘壳孢,放线菌性足菌肿(actinomycetic mycetoma)由放线菌属的巴西奴卡菌(Nocardia brasilliensis)和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 madurae)等8种引起。

  本病常因外伤后接种入体内,感染开始为丘疹或深部结节,结节逐渐扩大融合成肿块,化脓形成瘘管,自体外排出脓液,损害可愈合,消散,以后又反复出现临床症状,是由自然环境中的真菌或放线菌侵入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而引起的,以菌体包裹形成颗粒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皮肤和皮下组织具瘘管的化脓性肉芽肿,可见典型颗粒,颗粒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浸润。

  预防

  避免在有伤口的情况下,进行田间劳动就能够预防病菌感染伤口,还要避免与腐烂的物质相互接触,有皮肤外伤时,要尽快处理伤口,及时是很小的皮肤伤口也要消毒。

  并发症

  可在数月甚至数年中,逐渐播散并破坏邻近肌肉,肌腱,筋膜和骨骼.既无全身性播散也无提示全身感染的体征和症状.最终肌肉消瘦,变形及组织破坏而使受累肢体不能使用.感染晚期,受累肢体出现变形肿胀,形成棒状的囊性肿块,伴有多发性相互连通的引流窦道和瘘管,排出含有特征性颗粒的浓厚的或血清血液样渗出物. 真菌性足菌肿应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而放线菌性足菌肿则用抗细菌药后者疗效好预后佳而前者则否除药物外手术切除X线照射可作为辅助治疗防止皮肤外伤避免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保证治愈的重要措施。

最新文章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最新内容